景宁中心管理所成立于2013年3月4日,地处景宁畲族自治县鹤西镇,是全国唯一具有畲乡特色的高速公路管理所。该所所辖路段全长12.133公里,其中泗州岭隧道长6765m,是目前浙江省第三长隧道。全所共有员工48名,其中畲族员工6名,“90后”员工占比高达47%。
俗话说“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重山”。景宁中心管理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以站所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的理念,以亲情化管理为基础,以员工体验为导向,围绕“温馨之家、心灵之家、奋进之家、阳光之家、服务之家”五大家园建设目标,扎实有效开展家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升华“家文化”,力求以“家风”扬起和谐发展之帆。
一、营造温馨之家,员工“住有所居”
中心所地处景宁县鹤西镇鸭蛋坑,远离城镇,员工普遍离家较远,50%的员工为邻县户籍,更有不少职工来自外省。为让员工有一个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进站所有如进家门,中心所对站所进行了高标准的规划布置,以畲乡地域生态为背景,把畲族特色融入企业文化,打造“畲味•庭院式”站所。在所区建造凉亭,铺设石子路,营造“绿水青山,小桥流水”休闲氛围;在绿化带安装环绕式音响,日常播放舒缓的音乐为员工减压;种植各类花草树木,努力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效果,站所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为方便员工日常生活,中心所逐步增设了“职工健身房”、“职工休息室”、“图书阅览室”等,安装了有线电视、无线宽带,更是在“员工休息室”增设自动售货机,平价出售各类生活用品及食品,为员工提供工作及生活上的便利。为让员工吃上放心菜,中心所合理规划菜园、果园,做到日常果蔬自给自足,食堂坚持做到日日变换菜肴花色品种,餐餐保证三菜一汤。
“大家都是我的亲人,这是我第二个家!”
来自山东的小王是中心所的一名电工,自2013年中心所成立就来所里报到,一待就是4年多。“来之前最担心吃饭和住宿问题,毕竟是一笔大开销啊!”这名耿直男孩摸着后脑勺笑着说,“不过我的担心都多余了,所里帮我把两大问题都解决了,宿舍虽小,五脏俱全啊,食堂阿姨还时不时给我们开个小灶呢。”去年春节,考虑到小王长期驻所,回家时间少,本地所务人员主动包揽了值班工作,让小王能够回老家与家人欢度春节。四年过去了,小王买了车、买了房,正准备找个本地姑娘定居在景宁。
回忆4年的生活,小王很是感概,“我觉得大家就像我的兄弟姐妹,我们亲如一家!”
二、营造心灵之家,员工“情有所托”
随着社会环境、价值观的多元化,员工在工作中要保持快节奏、生活中更要面对家长里短,为使员工“情有所托”,让站所真正成为全体员工情感寄托和倾诉宣泄的归宿,中心所制定了“谈心谈话”机制,通过“三及时、四必谈、三慰问”措施,与员工真诚交流,根据90后员工占比47%的特殊背景,重点开展90后员工管理课题调研,利用党员“1对1”帮扶机制,了解90后员工工作心态,寓教于乐;建立员工生日档案,主推“生日文化”,每月为过生日的员工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为当月寿星切蛋糕、唱生日歌,并合影留念,以此加强员工归属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七夕节与当地医疗、教育系统联合举办联谊会,为单身职工搭建一个相互认识、相互沟通、发展友谊、邂逅爱情的平台;中秋、端午大家齐聚站所,自己动手做月饼、包粽子,与外地职工共度佳节;开设烹饪、插花、摄影等多个兴趣小组,邀请地方教师讲课,培养员工健康的生活情趣。
“这2万块不是钱,是为我父亲搭建的一座生命桥!”
小潘是中心所的一名普通收费员,平时工作勤勤恳恳,2016年11月刚刚初为人父。他的父亲患有严重肝病,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时常要住院治疗,母亲也因身体原因只能在家打理家务,整个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靠他微薄的工资勉强支撑。2016年12月12日,他的父亲不慎摔倒,被诊断为颅骨骨折伴颅内出血,进行开颅手术后,一直处于重度昏迷状态,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巨额的手术及后续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消息后,中心所立即向大家发出了“爱心募捐倡议书”,设立“家基金”,号召大家踊跃参与献爱心活动。
当小潘亲手接过爱心捐助款时红了眼眶,他说:“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帮助,这2万块不是钱,是兄弟姐妹们为我父亲搭建的生命桥!”
三、营造奋进之家,员工“业有所兴”
在“家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一个业绩突出的家显然更具有吸引力。只有一家人共同努力、团结奋进,才能产生无往而不胜的力量。中心所紧紧围绕安全和生产两大主题,以国“一级”安全达标强化安全管理标准化,开展“党建+特长隧道安全保畅”品牌工程创建;妥善处置路上大客车着火、隧道内货车爆胎等事件,成功检验《特长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业绩重要,保持和创造业绩更加重要,中心所始终将争创“学习型站所,争当知识型员工”作为“建家”活动的重要环节来抓,长期要求全体员工,尤其是党员干部要不断自我充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做到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双提升;中心所历来重视人才队伍的培育工作,以所长的要求培育管理人员,以管理人员的标准要求班组长队伍,以班组长的水平衡量全体基层员工,要求员工做到一专多能,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和范围,促进员工队伍的整体提升。
获得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称号并非偶然
201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景宁中心管理所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荣誉称号。近年来,中心所以“美丽站所”创建为抓手,深化安全管理基础,明确现场管理责任,细化岗位管理职责,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年”、“隐患排查治理”、“一岗双职”、“知责履责”等系列专题专项活动,强化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班组作业流程,深化班组日循环、周循环、月循环安全工作流程,不断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切实把“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实质渗透到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中。
中心所一如既往以安全工作为引领,切实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做到“安康杯”系列竞赛活动在形式和实效上年年有创新,年年有成果。
四、营造阳光之家,员工“惑有所解”
如果企业是一条大河,那么职工就是这条大河的源头,职工的积极性就像喷泉一样,一旦打开“龙头”就会喷涌而出。为保证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积极行使民主权利,有效发挥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中心所特成立以班组长队伍为主体的所务公开领导小组,专门设立信息公开栏。所务管理人员负责实时更新,将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站所重大决策、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公示,自觉接受员工阳光监督;在全所范围内设立意见箱3处,每5天一开箱,对监督反馈的意见、员工的建议及时进行整理,领导班子针对员工反映的问题给予书面解答,虚心接受员工意见与建议;中心所管理人员自发组织学习地方新政,包括公积金业务、医疗保险、幼儿教育等,时刻为员工提供咨询便利。
身边的百事通、员工的及时雨
2015年8月,收费员小陈在体检过程中查出腹部有阴影,结合平时自己经常肠胃不适,进一步进行了查验,经医院诊断为早期肠癌。小陈慌了神,家中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刚上幼儿园的女儿,自己倒下了这个家可怎么办?所里得知小陈病情,立即劝她赶紧就医,同事们也纷纷为她出主意,有的帮忙照顾老人,有的帮助接送小孩。所务人员更是未雨绸缪,提前打听医疗保险“大病救治”方面所需材料,提醒小陈保管好就医资料。随着医治过程的推进,小陈家中积蓄逐渐掏空,负债累累,同事们再一次出钱出力,所负责人根据小陈的特殊情况,积极向公司工会申请帮扶基金,总算解了小陈的燃眉之急。
五、营造服务之家,共筑“畲汉一家”
中心所长期坚持打造和谐、团结的畲汉一家亲文化,以系列活动为抓手,不断推动“家文化”向社会延伸。成立“山哈骑行服务队”,长期开展为司乘人员提供咨询指路、简易维修等贴心服务。春运期间开展“温暖回家路”活动,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泡上一杯热茶,让他们时刻感受家乡的温暖;母亲节开展“认领微心愿”活动,走访景宁县偏远山区,看望留守儿童,实现孩子们内心小小愿望;安全生产月组织员工“上街”宣传,分发安全手册、张贴横幅,为市民普及安全知识;不间断开展OD调查,定期走访客运站、农贸市场及附近钢铁厂传达新政;4年来,中心所共开展系列公益活动30余次,成为了畲汉两族百姓心目中的新时代雷锋。
“我们老两口45年了,从没用过电,感谢你们云景高速啊!”
每年的5月,中心所总能接到一位老人的感谢电话,老人名叫洪方兴,45年来坚持与老伴儿住在山坵田的老屋里。由于地处偏僻,且附近只有他一户人家,几十年来都没有通市电,一直过着点蜡烛,燃煤灯,烧材火的日子。云景高速开通后,中心所知悉这一情况,特意走访老人家中了解情况,积极与当地电力公司沟通协调,同时安排技术人员对线路进行勘察、测量、绘制图纸,为电力公司设计出最合理的施工路线提供便利。景宁中心所为老人“送电”到家,告别黑暗,帮助老人脱离45年无电生活,不仅如此,更是每年定期回访,为老人检查维修电器。
现如今,老人也时常念叨着:“小辈儿都在外地,家里没小孩,你们每年来看看我,我心里不知道多开心,多亏了这条路,也多亏了你们,我的生活简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景宁中心管理所在“温馨之家、心灵之家、奋进之家、阳光之家、服务之家”五大家园建设过程中,“家文化”氛围已逐渐浓厚,全体员工和睦一家、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然后“家文化”建设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总结、持续创新,厚积薄发,谱写更动听的乐章。
“五大家园”建设共筑畲汉“心”家
——景宁中心管理所“家文化”建设纪实
2017年07月28日 作者:浙南板块丽龙管理处 梅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