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专版
2018年05月07日
十年初心,接力传承

 

 
 
 
 
 
 

编者按: 2018年,浙江交工“挺进非洲”已经续写至第11个年头。回顾自2007年承建刚果(布)2号公路一期以来的10年半时间里,浙江交工在刚果(布)先后承接了10个大小项目,穿过沼泽而来的沥青公路、新建的学校、焕然一新的机场给原始的土地带来现代化的气息;10年来,从70后到90后,先后有近800名中方员工踏上过刚果(布)的热土,一代代交工人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接过走出国门、连通世界的梦想,传承也传播着中国人百炼成钢的精神。而今,刚果(布)2号公路一期、刚果(布)2号公路二期、赞比亚卢萨卡城市道路、尼日尔马拉迪市政道路、埃塞戈壁公路在非洲沃土上千里延伸,欣然而歌,娓娓诉说着前浪筚路蓝缕、勇往直前的故事,注视着后浪接力传承、茁壮成长,谱写筑梦路上十年乃至下一个十年的风雨传奇!

坚持

“坚持过的人知道有多难,坚持下来的人更知道有多难忘”

清晨五点半,刚果(布)东方的天空照例是一抹暖色的朝霞,手机闹钟已经响起,黄琦忠眼睛还没睁开,手却在摸索叨扰自己的“罪魁祸首”。瞄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他终于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对26岁的海外员工黄琦忠而言,新的一天多是在这起床气与责任心的纠结中开始。

五点半起床,七点回营,午餐在尘土飞扬的现场,这样的作息时间曾经让不少初到海外的年轻员工无法忍受。现场施工不能停,更离不开人,漫长的一天似乎看不到尽头;热带雨林暑气蒸熨,纵是精心准备的午餐,也难以下咽,消瘦、迷茫,像心头的迷雾。“坚持住,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比自己年长10岁的师傅姜志新在鼓励小徒弟时,用得最多的就是“坚持”这两个字。“坚持,坚持过的人知道有多难,坚持下来的人才知道有多难忘”汪建明如此感慨,作为攻坚海外的前期的老员工,汪建明用“激情燃烧”形容了在刚果(布)的那五年。流过血、挨过饿、趟过土匪窝、出入过原始森林,再回首时是传奇,历经时却是惊心动魄。“每天结束时总觉得今天这么难我都扛过来了,明天总不会更难了。嘿!真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谈及曾经,年过五十的汪建明诙谐的一说让整个采访氛围欢快起来。坚持、期盼、不甘心、不放弃支撑着这些人一步一个脚印趟出一条穿越热带雨林而来的传奇之路,开创了公司崭新的发展轨迹。

十年之后,曾经勇闯非洲的意气少年已经是海外项目施工管理的老师傅,他们的故事伴随着公司的每一个海外项目入驻到每一个年轻海外员工的心里。2017年10月,黄琦忠趁着清晨一缕清凉在刚果(布)多里吉项目施工现场熟练部署工作,两年历练,年轻的他在无数次坚持中习惯了“朝五晚七”,“和老前辈们相比,这连苦都算不上”面对夸奖,他真诚回答。而几千里之外的赞比亚铜带省机场项目施工现场尘土飞扬,和黄琦忠同一年进入公司的严洪俊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

家园

“家园是那有牵挂的家人、有家乡菜的餐桌、有家乡菜苗的菜园的地方”

2015年,浙江交工赞比亚项目建设的“美丽之家”美名远播,不仅同年被评为集团公司第二批“美丽站所”建设示范点,其提出的“以营为家、以同事为家人、以项目工程为家业”更是感动了无数海内外员工。在赞比亚的“美丽之家”里有一片绿油油的菜园,“赞比亚的气候和发展程度比刚果(布)都要好,日常食物基本上都可以在当地采购到,开辟菜地,更多一种精神的纪念与传承”海外工作四年后,新晋的赞比亚项目经理孔庆林对菜地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

营地菜园始于公司的首个海外项目——刚果(布)二号公路一期,赞比亚的菜园地管理者恰好是经历过刚果(布)拓荒的老师傅陈敏,小小一方菜地,承载了他满满的回忆:“初到刚果(布),市面上能买的菜品只有土豆洋葱和不多的包心菜,不少同事看到洋葱土豆就食欲全无”。最初开辟菜地,的确是为了生存。为了从国内带来的种子能在赤道边上生根发芽,拓荒者们费了不少心思,想方设法克服非洲原始森林的虫害和赤道紫外线以及暴雨侵袭,把菜地堆高一米抵御暴雨侵袭;及时覆盖野草保护发芽的小苗;大雨后用喷雾逐棵冲卡在菜苗中的沙粒;定期喷洒农药预防虫害……步步精心,时时留意,终于看到了中国的蔬菜种子在非洲赤道上顺利开花结果。

十年里,历经了无数次的反复试验,红色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紫色的茄子等近20种蔬菜终于在非洲土地上安营扎寨,此后公司每一个海外项目落地后筹划营地建设时,项目部总会心照不宣地将适合菜园开辟的地域留出,交工钱潮海外项目为人津津乐道的“家”文化早已在2007年出海时通过一方小小的菜园深刻诠释。

雨季即将来临,年过五旬的陈敏站在菜园里看着一排排绿油油的“中国老乡”昂首挺胸,嘴角有一抹满足从容的笑。工程人走四方,脚步不曾停下,家园便是那有牵挂的家人、有家乡菜的餐桌、长着家乡菜苗的菜园的地方。

尊重

“尊重永远是融合的基础”

多年后,随着公司海外市场的迅猛发展,出国流程也逐渐规范,每个出海员工在踏上征程前肯定会领到一个小小的安全教育手册,手册里详细记述了每个项目所在国家的法律、经济、民风、民情,一为安全、也为尊重。

“尊重永远是融合的基础”这个道理,吴佑平早已在担任刚果(布)二号公路一期项目经理时领悟。中国的施工管理者、当地的施工执行者、他国的工程监理齐聚一个项目,中国人的善变通、当地人的散漫与他国监理的认死理碰在一起绝不是管理难度的简单相加,而是化学式反应。“我们作为整个工程实施的责任人,解决的方式唯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多沟通、多体谅”,严格按照当地法律规范雇员管理、当地重大节日执行放假规定、当地员工食堂建立起来、送员工回家的班车线路开通起来、手把手教授培训,走上正轨的刚果(布)二号公路一期项目正是用“走心”的举措一点点“俘获”当地工人的心,十年里,几个老职工跟随着公司的项目辗转,从2007年的刚果(布)二号公路一期一直到多里吉项目,成为技术熟练的老职工;从每天1500非郎到每天7000非郎,成为刚果(布)新一代的筑路人,真正用双手改变了命运。

同样改变命运的,还有项目当地员工KouKou新生的孩子。2017年4月18日晚8点,24岁的吕健健独自正常值班,巡查的当地警察急促地敲开了办公室的门,没有法语翻译,年轻的吕健健只能从几个简单的词和警察焦急的神色中读出事态紧急:压路机手KouKou新生的孩子有生命危险,需要马上到医院。人命关天,但是营地里没有常住的当地司机,吕健健一边打开抽屉拿车钥匙,一边打电话给项目经理朱军光反映情况,同样在刚果(布)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朱军光当机立断:“立即派车,带上钱,叫上王荣陪你一起去”。这时,豆大的雨点夹杂着紧张的空气落下,接上孩子,带上KouKou和警察,吕健健和同事王荣火速赶往多里吉医院。“这种雨中送急救的场景仿佛只在电视剧中看到”回忆当时,年轻人仍是心跳加速。晚上9点15分,雨未停,孩子顺利送上急救床,看着慌乱无措的KouKou,吕健健二话不说垫付了医药费,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说来都不敢相信,启程回营地的时候,雨停了!”那场雨、那场与时间争夺生命的赛跑成为吕健健心中永远的记忆。

几天后,雨中抢救生命的故事便传遍整个区域,尊重法律、尊重习俗、尊重生命的中国人也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尊重。

责任

“责任随心而行,不论身处何处”

2012年5月15日,刚果(布)二号公路一期如期竣工交付!总统萨特亲自参加竣工典礼,一句“以后的工程就是要交给这样让人放心的企业做”,给予了为这条道路畅通付出无数心血的筑路人最大的肯定。5年时间里,一期工程完成清表250万平方、填方203万立方、挖方65万立方、20cm厚碎石统料基层、5cm厚沥青罩面、91公里排水沟;94道箱涵、1座120米大桥,免费修缮了一批村道便桥设施,并在沿线无偿修建了7所学校……

穿越原始森林而来的公路携着崭新的学校为整个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惠民便民本是筑路的出发点,即使在异国他乡,筑路人造福一方百姓的信念与责任感从未减少半分。十年里,浙江交工钱潮建设有限公司每个海外项目都将捐资助学作为感恩社会的一种方式,一路前行、一路播撒爱心的种子。2015年,赞比亚项目在卢萨卡Lilayi小学举办“爱心有约 助梦飞翔”活动,以物资捐助、结对助学、校舍修缮多种方式助力当地教育,并针对困难当地员工制定紧急救助制度,同时指导当地员工建立互助基金;2017年7月,浙江交工实力中标非洲马拉维KS项目,首次以工程总承包的身份正式亮相了奋斗十年的非洲大地,世界银行作为项目贷款方立即对项目部施工计划进行了跟踪了解,计划中单独列明的社会公益开展计划再次赢得了调研人员的交口称赞。不管身在何处,浙江交工的筑路人已然将责任一词默默放在心底!

2017年11月1日是浙江交工出海10年的纪念日,2007年的那天,他们怀揣决心与勇气走向未知,走出了别样人生,回望去,有艰辛的汗水,也有独特的收获。10年后,他们成长、成熟,以曾经在非洲战斗的激情岁月铺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岗位上传承拓荒精神、书写传奇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