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集团公司聚焦交通运营管理,在道路监测、路网诱导、客户服务、收费稽查等方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尤其针对隧道安全管控难题、大流量高速拥堵问题等举力攻坚,让高速运营管理尽显人性化,全方位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及公众出行体验。
浙江沪杭甬:隧道智能管控系统破解救援难题
隧道安全管控一直是高速公路管理面临的重难点问题,隧道路段一旦发生事故,车辆及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大。浙江沪杭甬大力推进隧道的智能管控,实施智慧隧道试点项目与隧道入口管控系统,积极搭建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现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有效提升隧道路段运营安全状况。
智慧隧道试点项目通过在隧道现场设置可即插即用的新型采集控制器(TCC),与隧道内风机、照明、消防水泵等设备进行实时对接,并配置定制化专属预案,最终达到提高事件预防、处置和运维综合能力的目的。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在甬台温高速吴岙枢纽牛官头隧道应用。在4月底开展的隧道内紧急停车带车辆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演练中,该项目出色的管控功能和良好的实际功效得到了交警、路政及相关单位的一致好评。
公司还将隧道应急智能化管控由洞内向洞外延伸,组织实施隧道入口管控系统,实现隧道、道路一体化智能管控。该系统主要针对主线范围内温向牛官头隧道、宁向羊角山隧道入口管控进行提升改造。通过一体化软件对隧道洞口设备进行整合,一旦隧道内发生事故,可一键启动预案,控制各种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快速封道,保证后续车辆被拦截在洞口安全区域内。同时结合摄像机监控画面,了解洞口车辆动态,利用情报板、广播、爆闪灯等设备发布信息、疏导交通,给司乘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保障司乘人员安全。
杭金衢分公司:拥堵智能预警系统实现精准排堵
“浦阳-次坞(江向)K206+200出开始拥堵,拥堵指数:蓝色;拥堵里程:1.79公里;平均车速:17Km/h;拥堵趋势:拥堵……”5月14日上午10点09分,钉钉上“拥堵预警机器人”不断实时推送着消息。这是杭金衢高速上线的一款“杭金衢高速拥堵智能预警系统”,能够实现高速路况实时感知、智能预警,精准排堵,快速施救。
今年3月份以来,由于受返岗复工潮和高速免费通行影响,杭金衢高速主线车流量持续增长,杭绍双向八车道路段日断面流量超过15万辆,衢州双向四车道路段日断面流量超过6.5万辆,道路保畅压力持续增加。大流量拥堵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高速通行效率。为了进一步强化“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的安全保畅理念,实时感知异常路况,切实缩短反应时间,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杭金衢分公司通过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开发了“杭金衢高速拥堵智能预警系统”。
有别于传统的拥堵预测,该系统通过融合路况事件、地理信息、自由流速度、流量等有效数据,利用聚类算法和大数据实时流分析技术,实现了从“拥堵位置(桩号、方向)、拥堵指数、拥堵里程、拥堵原因、平均车速、段面流量(门架数据)、拥堵趋势”七个维度对高速拥堵智能精准预警。与此同时,该系统根据拥堵级别从高到低分为异常拥堵、重度拥堵和轻度拥堵三层,分别对应红黄蓝三种颜色。根据抓取的多维度数据分析,系统可自动识别判定各个路段拥堵等级,并通过智能机器人实时将拥堵预警消息通过后台发布给当班监控员及管理人员。据统计,预警系统运行后,高速拥堵事件发现时间缩短到3分钟以内,尤其在节假日等大流量时段,能大大缩短预警疏导和施救处置时间,减少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
金丽温公司:隧道紧急可视电话广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近日,金丽温公司创新研发的一体化壁挂式隧道紧急可视电话广播系统正式在龙庆高速横坑隧道投入使用。该系统可以说是监控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够实现隧道内各类紧急事件“可视、可知、可控”,进一步提升隧道应急处置能力。
当人员在隧道内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按下紧急电话一键拨号按钮,监控员摘机即可与现场视频通话,并在第一时间查看报警人员的位置信息和事故现场环境情况,为监控员提供事件处置依据,还可通过紧急电话广播对所有广播终端进行全域、分组广播,播放相应预警和处置信息,以便采取科学、快速的应急措施。
该系统集成了广角高清摄像头,具备可视报警救助通话功能,较传统设备更能直观的反映现场情况,并具有视频通话自动录制功能,能够进一步完善紧急事件处置证据链。该系统采用嵌入式结构,网络安全性及稳定性较高,网络传输画面、声音无卡顿。外观采用了多重防护等级设计,能够满足隧道内防潮、防火、抗噪、防尘、防冻、防破坏性等特殊要求,10W超低待机功耗,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科技创新是助推企业发展进步的有力引擎。浙江交通集团将继续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更好地保障公众安全便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