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
综合
2020年10月10日
浙江商业集团何成建:女儿的 “空票大叔”,云和的“消薄战士”

何成建是浙江商业集团云和服务区的经理助理,已经49岁的他一直在浙江商业集团的服务区工作,今年是他在云和服务区工作的第10个年头。女儿送的外号来源于他的一次承诺。去年暑假,何成建答应带女儿去西安玩,趁着假期来一趟“历史探索”之旅。可是结对“消薄”工作让这个承诺从2019年的暑假改到了2020年的寒假,又从2020年的寒假变成了一张“空头支票”。失望之余,女儿给爸爸送上了这个新外号。

何成建在忙些什么?是什么让他把对女儿的这一纸承诺变成了“空头支票”呢?

使出浑身解数,当好“知青茶园”的勤务员

“知青茶园”位于云和县紧水滩镇吴庄头自然村,是浙江商业集团和云和县依据产业扶贫意向打造的扶贫项目。上世纪70年代知青下乡,留下了这片茶地。由于村里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这片茶地已经荒废了近50年。

扶贫项目有了,但“人”依然是个问题。何建成说:“紧水滩镇有1045个人,但是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去了,整个镇上只剩下了家里的老人,总共200人不到,而且年龄都在六七十岁。我们‘知青茶园’所在的吴庄头村人更少,总共26个人,留在家里老人只有五六个,上茶山干活基本是不可能的。”这66亩茶地怎么办?何成建为此犯了难,服务区定岗定人,人手有限。村里都是老人,务农可能性几乎为零。为了解决“人”的问题,何成建从紧水滩镇里几个相邻村庄找到一些务工农民和采茶工,并每天自己开车接送这些村民“上下班”,成功破解了这个难题。这个“新工作”让何成建忙得不可开交。何成建家住云和县城,自从“知青茶园”的工作启动,他每天5点从家里出发,开车一个多小时,到两个村接上五六个村民前往“知青茶园”,然后赶回服务区上班。到了中午,他又驱车赶到城里,买了盒饭,送去“知青茶园”给务工村民。傍晚5点,他还得开着自己的车赶去知青茶园,接村民回家。

今年茶叶采摘开始后,何成建更忙了。他每天送村民回家后,还要把茶青送去离茶山60多公里的朱村茶厂。去茶厂的路都是山路,蜿蜒曲折,送一趟茶青要一个半小时,送完茶青再回家,已经晚上九、十点了。如果遇上雨天、大雾天,到家的时间就更说不好了。为此,今年浙江商业集团协助当地政府在茶园旁边建了一个炒茶厂,目前正在安装机器设备,以后采摘下来的茶叶就可以直接在这个炒茶厂加工了。

经过大家的努力,茶园复苏了,各项工作开展有序,三到四月采摘,八到九月除草修剪,冬季施肥......高速商贸公司还收购了全部的茶叶,“知青茶园”的茶叶也有了销路,何成建终于舒出了一口气。

奔走于农户之中,当好村民的“联络员”

田铺村离云和县城两小时车程,“人”的问题也是田铺村的痛点,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创业,村里以留守老人、贫困户居多。在何成建心里,这些留守老人、贫困户的生活就是他最牵挂的事情。由于村民白天都在地里干农活,何成建就利用双休时间和自身是本地人的优势前往村里走访,与他们拉家常、聊生活。“你家几口人?”“今年收入咋样?”“地里种了什么”“身体怎么样了?”。不管是在路边、地头、还是在家门口都能听到这些亲切的话语。

让何成建印象最深的还是村里的那家困难户。“他们家情况真的不好,父亲去世了,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和两兄弟。母亲已经六七十岁了,两兄弟四十多,都没有成家。哥哥智力障碍,没有工作,全家仅靠弟弟每天卖菜的一点收入来维持生计。我大概问过他们家弟弟,一年到头,只有一两万块钱收入。”这户人家的困难何成建常挂于心,每个季度他都要去看望这家兄弟。除了慰问金,何成建还经常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一些家用电器,鼓励他们战胜贫困。他还给田铺村的村民们出点子、谋路子,引导村民养家畜家禽,开塘养鱼,养殖蜜蜂,种植经济作物,并积极为村民寻找销售渠道。夜里,他还要去村书记家里去了解村里的情况,协商脱贫致富的路径,和书记一起慰问在县城住院治病的五保户……

一年多来,何成建瘦了,黑了。别人问何成建为什么要“5+2”“白+黑”地工作,他总是说:“扶贫工作确实难、不好干,但是只要想到我们每一次的工作,每一次的努力都可以转换成村民的收获、喜悦,我就觉得多难、多苦都不能放弃。”何成建的女儿嘴上喊着“空票大叔”但心里却深深理解爸爸的工作,她知道在这张空票背后,有着爸爸对扶贫村一个个沉甸甸的诺言。

浙江商业集团作为云和县“千企结千村 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的主力军,坚持以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的帮扶思路,切实承担起国企社会责任,助力云和县紧水滩镇结对村打赢消薄攻坚战。像何成建这样坚守在扶贫工作第一线的“扶贫战士”浙江商业集团还有很多。在村庄里、在田间地头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脚步丈量扶贫之路,他们坚信,融入群众、掌握民情是打赢消薄攻坚战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