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
专版
2021年07月20日
助力实现 “双碳”目标 镇洋发展绿色发展大有可为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当前政府监管加压及企业发展转型的双重影响下,镇洋发展所处的传统高耗能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耕氯碱主业,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大力践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循环经济理念,加大节能减排技改投入,积极融入宁波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现代产业集群,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大有可为。

专注循环经济发展

与诺力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环氧氯丙烷项目

 

镇洋发展坐落于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始终坚持“资源利用最大化、产业结构最优化、节能减排循环化、安全监管智能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园区环境生态化”六化协同的发展理念,打造了绿色低碳的化工生态环境。公司自建厂以来,一直致力于助力园区大循环和自身全产业链发展,依托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布局,逐渐形成了“内”“外”联动,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在拓展“外循环”上,作为园区唯一一家氯碱产品制造商,公司与园区内众多企业形成了管输供受关系,烧碱、液氯、氢气等产品通过公共管廊输送给镇海炼化、巨化科技、恒河科技等园区内大型企业,发挥管输能耗低、物流成本低、安全无污染等优势。公司生产的氢气在前几年还是无人问津的产品。2016年,氢气精制改造实施,氢气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并很快受到园区内高端客户的青睐;2019年,公司趁热打铁通过填料、改变再生程序等技术手段,在大幅提升现有装置能力的同时增建第二套氢气精制装置及一条具有自主产权的氢气输送管线,进一步满足了园区客户对高品质、绿色环保氢气的需求。今年,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诺力昂签订了烧碱管输供应协议,仅需铺设7公里管道即可到达单趟槽罐车运输距离需15公里的诺立昂厂区内部,极大地降低了装卸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同时每年可节约物流和运营成本约13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3吨。除此之外,公司部分原料经镇海港码头靠泊、园区物流运输;在园区大循环经济中,公司与园区企业实现了原料、产品、物流运输等多元联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畅通“内循环”上,公司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打造自身全产业链发展。确定了“适度和着力”的“十三五”末及“十四五”公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规划,即适度扩大烧碱产能,着力发展氯产品,延伸氯氢产品产业链。2019年,公司启动烧碱技改扩能项目,烧碱产能从23万吨/年提高至35万吨/年,迈入氯碱企业规模经济的门槛;以氯化石蜡副产氯化氢为原料,采用甘油法绿色工艺,新建年产量4万吨环氧氯丙烷(ECH)装置;扩建次氯酸钠装置,增加84消毒液生产装置;提升甲基异丁基酮(MIBK)装置产能、实施氯化石蜡扩能等项目。目前形成了“氯碱-氯化石蜡-ECH”“氢气-MIBK”“烧碱-次氯酸钠-84消毒液”等多条上下游产业链。今后,公司将继续发挥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效应,不断强链补链,做精做优现有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聚焦绿色转型发展

烧碱装置错峰技改项目

环保型氯化石蜡

 

早在2017年初,公司便成立了绿色制造提升工程专项工作小组,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五化”原则,出台了《绿色制造提升实施方案》,从生产工艺清洁化、生产过程资源消耗减量化、职业卫生环境绿色化、工序耗能合理化等方面进行深入诊断。十三五期间,公司先后实施了氯碱装置错峰填谷节能增效技改、电槽零极距改造、清雨污分流、氯气液化机组节能改造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改项目,累计投入超7600万元,年节能量达1.65万吨标准煤,与“十二五”末相比,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约3000万元。其中,氯碱装置错峰技改项目作为园区上报国家发改委立项的循环经济发展专项的子项目,立项及验收都获得专家高度评价。

近年,随着《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将短链氯化石蜡列入禁止或限制产品,欧盟国家不断加大对短链氯化石蜡的管控力度,在国内暂无相关法规的情况下,公司敏锐地预判到氯化石蜡行业将逐步转向环保领域发展,从2018年开始进行氯化石蜡多元化研发技改,历时1年成功研发出多个牌号高品质环保型氯蜡,目前公司环保型氯蜡产品已成为行业内标杆。氯化石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副产氯化氢,先前公司将氯化氢制成副产盐酸,但因杂质多、价值低,经济性和环保性均不高,公司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变“废”为宝,将副产氯化氢精制提纯后作为甘油法环氧氯丙烷项目的原料,减少了每年约2000万元的外销副产酸补贴,实现了副产物的高价值综合利用。同时,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副产物少,废物处理成本低,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技术,有着节能高效环保等显著优势。

谋细落实节能管理

今年2月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电力为首个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行业,日后,包括化工在内的八大高耗能行业也将逐步覆盖至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能源管理、综合能耗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日益显著。早年,公司产品结构单一,生产管理模式较粗犷,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竞争力不强。2017年,公司先后选取了万华化学等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对标学习,公司上下逐步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特别在对标产品单耗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改进,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公司通过电槽零极距改造、错峰运行常态化,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烧碱交流电耗在五年间降幅达到7.3%,并连续两年位居省内6家氯碱企业榜首;烧碱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3.45%和全国平均5.73%。

近年来,政府严格控制高能耗项目审批,公司于2018年申报的一体化项目由于项目符合可持续发展,节能措施合理可行,经宁波市经信委批准,获得了宝贵的13.85万吨等价标煤能耗指标。公司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各项指标在“十三五”期间屡创佳绩,并在2019年顺利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贯标,2020年,公司先后荣获了国家级、宁波市级“绿色工厂”称号。今年,公司还将争创国家工信部氯碱行业能效“领跑者”,目前以全国氯碱行业烧碱能效第二名的成绩被推荐到国家工信部。

擘画“十四五”绿色画卷

赴万华等知名企业进行对标学习

经过“十三五”期间对绿色转型发展的谋划布局,公司高质量发展局面已初步显现,接下来就是要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公司首先要大力推进强链补链,高起点、科学规划氯、氢、碱下游产业链,重点研究“氯-VCM-PVC” “氢-双氧水-氯丙烯-ECH”等产业链延伸,不断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其次,加快数字化改革进程,推进“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在建设好高浓碱项目数字化车间的基础上,分批实施盐水在线监控系统、电槽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仪控等项目,让数字化改革为绿色发展赋能;第三,进一步提升清洁化生产水平,实施MIBK燃料油分离异丙醇、全厂固废治理、废水处理及循环水中水利用节能环保技改项目,有效控制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最后,大力倡导能源梯级化利用,研究电槽节能改造项目,针对盐酸炉余热未充分回收的问题,进行余热回收副产蒸汽节能改造。“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继续深度融入宁波市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现代产业集群,抓住成功上市机遇,实施资本与产业双轮驱动,持续专注基础化工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力争通过做强做优做大“氯碱+石化”,将公司建设成为我省临港绿色石化国资运营平台。

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及经济增长息息相关,在国家“双碳”政策背景下,公司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今后,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上,公司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