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
专版
2017年11月14日
“党建+”引领隧道管理  匠心打造安保铁军队伍

新昌隧道管理所是新天管理处下属单位,承担着上三高速公路K260-K290路段的主线保畅管理,任胡岭、琅珂岭、龙山等3组隧道的运营管理及该路段101处边坡的日常管理。所辖路段由于路况和沿线环境复杂,加上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旧有制度等问题,给管理所的发展带来了重重挑战。为此,该所支部直面困难,抓住提升队伍素质这一关键问题,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中心为理念,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出了“党建+”安保铁军建设,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给管理所注入新的动能,全面提升了管理效能。

剖析三大难点,准确分析找到管理“痛点”

新昌隧道所由于人员队伍老龄化、道路情况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严重的阻碍了隧道管理的发展进程,同时,随着管理职能的延伸和服务优化的要求,管理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亟需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来履行好职责和使命。

提升队伍战斗力,成为解决难题的内在之需。新昌隧道所现有员工平均年龄达46周岁,本岗位连续工作13年以上员工占95%,员工年龄日趋老化,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得过且过的思想逐渐滋生,创新、突破能力薄弱,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和业务素质亟需再提升。

提升道路保畅力,成为解决难题的现实之需。管理所管辖的新昌段路况特殊、先天不足,道路系按山区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弯道多、纵坡大且路面窄,营运环境复杂;虽经两次提速,但当前道路通行能力仍然较低(大型车、小型车限速分别为70公里/小时、90公里/小时)。另一方面,自嘉绍大桥开通以来,主线流量逐年增长,目前日均混合交通流量已达2.5万辆(大货车比例占38%),节假期高峰日流量超过5万辆,辖区路段常发生拥堵现象,且易发事故,事故处置和施救较为困难,道路管控难度较大,保畅压力重。

提升安全管控力,成为解决难题的客观之需。上三高速公路新昌段纵贯新昌县15个行政村(涉及两个乡镇、两个街道),周边村民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破坏沿线隔离栅、行人横穿高速、桥下空间堆放柴草等行为时有发生,同时,边坡病害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主线的安全和畅通。低标准的道路条件极易触发涉路施工安全事故,沿线安全管理需得到进一步破解。

建设“四型”班组,掌握破解难题“要点”

三大难题,如同三重壁垒,严重的阻碍了隧道管理的发展进程,如何“破壁”成为隧道管理头等大事。为此,管理所党支部践行“党建就是生产力”,力求将党建工作融入安全保畅这一中心工作,于年初启动实施“党建+安保铁军”,以建设安全型、业务型、纪律型、和谐型班组建设为平台,通过班组中党员员工的示范引领,提振员工的精气神、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

打造安全型班组,成为破解难题的基石。管理所的日常工作绝大部分在道路一线,涉路作业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支部通过实施党员和员工作业现场互保、班组实时视频稽查和所级每月定期抽查的三级安全管理,实现作业安全监管实时化;管理所支部建立“沙盘安全教育室”,通过在沙盘上摆放安全设施进行模拟作业的方式,定期对全体员工(含轮胎抢修等委外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测试,强化员工安全技能,实现安全教育交底实战化;制订了“发生有责安全事故(件)、严重违反涉路作业规定、酒后上班、车辆超速行驶、擅自离岗”等内容的禁令,并规定员工违反任何一条禁令,直接被评为年度末位,从而促使员工全员参与安全自我管理,有力破解“经验型”的不安全陋习,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打造业务型班组,成为提升技能的基本。由于隧道管理所的职能广、工种多、跨界大,各岗位一遇重大任务时,常出现人手不足的状况。培育“业务精湛”“一岗多能”的员工和业务型班组尤显重要。该所支部根据各岗位技能特性,在内部分别高标准设置清障、电工、巡查业务技能测试达标线,并对党员要求高于员工标准,每半年举行一次业务技能测试,让每位党员和员工自我加压、自找差距,从而实现1+1>2的工作效能;以《隧道营运手册》为标准,将每一项工作进行细化,做到每一项工作均能找到相应工作质量要求和与之对应的责任人。同时,开展员工、班组、管理所责任连带制,实现质量要求明细化。通过全员互动,实现人人重视业务,人人注重实绩。并组建创新技改小组,定期在全体员工中收集各类创新技改的需求和建议,研究确立创新技改项目“金点子”。以“老张工作室”为平台,开展创新技改攻关工作,引领全体员工献计献策,实现技改创新全员化。

打造纪律型班组,成为规范队伍的基础。管理所有退伍军人10名,无论在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事上均保留着军人品质,是宝贵的财富。党支部发挥优势,推行员工队伍半军事化建设,极力提升队伍的精气神、执行力、战斗力。每月首个工作日在所部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强化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组建军训教练组,各班组配置1-2名退伍军人或党员强化半军事化管理,以班组为单位经常性开展军训,实现军训教育常态化;并由班长组织,实行班前班后列队讲评。管理所通过监控稽查、问答抽查等方式,对各班组列队讲评质量进行考核,实现列队讲评制度化。同时,各班组对办公场所、寝室进行一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寝室内棉被按部队标准叠成“豆腐干”形状,室内各类物品定人定位摆放,整齐划一。工作车辆按规定停放,车辆物件、随车工具定点定位放置。值岗人员须着装统一、标识齐全,在值班室内须坐姿端正、面向监视屏,5分钟内发现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三声内接听值班电话,实现内务秩序标准化。

打造和谐型班组,成为支部工作的基调。支部积极发挥基层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营造“家”文化氛围。通过每个支委联系一个班组(支部书记联系两个班组),每位党员联系6名指定员工,动态跟踪员工思想状态,定期(每季度一次)做好谈心沟通工作,积极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及时为员工排忧解难,全力营造有疑惑找党员的氛围,实现联系教育经常化;管理所辖区沿线共分布15个行政村,涉及两个乡镇、两个街道,通过支部联系乡镇,党支部与各相关乡、镇、街道及派出所互设联系人。班组联系村委,各班组以责任路段相对应的行政村为联系村,落实支部每年组织的各种下乡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和为民服务活动,实现联系交流有序化;同时,管理所和高速交警绍兴支队二大队实行警企支部共建,班组员工和大队民警密切联系、相互协作。深化日常驻勤联动机制,两名交警全天候在所部驻勤,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并深化重大事件会商机制,发生重大道路事件双方带队领导第一时间到现场联合指挥,实时沟通、快速处置,实现警企共建密切化。

化劣势为优势,“破壁”换貌成“景点”

自开展“党建+安保铁军”建设活动以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明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年龄大的员工主动技改创新,队伍的精气神明显提振,各项工作质量有效提升。

员工活力激发,成为发展的支撑点。在支部的引领下,管理所一名50岁的员工自主研发的“大型货车拖车支撑架”获得国家专利证书,自主制作的“大型设备移动托盘”和“货车轮毂抱死替代轮”等创新技改成果,极大减轻了工作强度,克服了清障施救难题。广大员工自觉参与、建言献策,为美好家园建设添砖加瓦。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承接水电安装、草皮铺设、竹制背景墙制作等任务,在使“家园”更趋和谐优美的同时,节约了建设费用近3万元。

服务质量提升,成为改革动能的立足点。在支部的引领下,重大节假日首次实现“零事故、零卡口、零堵车”的道路保畅效能,党员冲锋在前,主动排障,“服务优化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道路事件反应、施救排障愈加快速,据统计,六月份平均反应时间为9.29分钟,同比(三月份)下降19%,平均施救排障时间为15.46分钟,同比下降13%。

安全管控强化,成为联系群众的出发点。随着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管理措施进一步优化,边坡、隧道等结构物的巡检频率更加到位,巡检质量更加优质,支部与沿线村委联系更加紧密,与村民关系更加融洽,辖区桥下空间堆积物得到基本消除,行人上高速行为有效下降,特别是在6月13日抗汛工作中,支部组织党员联合沿线金星村委,迅速封闭三处水淹车行通道并派人值守,得到群众的良好反响。

立足今天,展望未来,新昌隧道支部充满信心,并将继续以“党建+”为平台,不断砥砺前行,引领员工牢固树立“五铁精神”,锻造安保铁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