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
副刊
2018年04月10日
今又清明思亲时

寒冬已过,初春来临。

春天,万物复苏。在迎接很多新生命的同时,却总是不免想起那些逝去的亲人。春天来了,清明节也近了。

每提到清明,总让人想到清明粿和扫墓。

年年艾草绿,年年粿泛香。衢州地区的粿分清明粿和粿。清明粿是用一种野菜和糯米制成,有特有的清香。清明粿颜色为植物绿的颜色。粿的颜色就是糯米白,形状有饺子型和圆形,甜味馅用料是特别调制的糖。清明粿的口感,是酥滑的、韧糯的。在曾经那个慢工出细活的年代,人们讲究的是工序和手艺。如今,清明粿的意义已不再是单纯的拜祭祖先了。它包含着浓厚的乡情,浓浓的亲情。远离故土的游子们每当想起那青青绿绿的清明粿,心底里便会自然而然地涌起淡淡的乡愁和甜甜的回忆。

每逢清明,在各处的家人们都会回来,吃完清明粿,结伴去扫墓。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那个住着我许久不得见的亲人们的小山坡。那儿不算正儿八经的墓园,却也躺着不少附近村落近几十年来逝去的人们。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

正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有“今又清明春草绿,复缅先人寄哀思”所描写的那样,和往年的清明一样,沿山而上,处处能遇着提着东西去扫墓的人们,有的独自挂着泪前行;有的抱着孩子,一面讲着以前的故事;有的相互搀扶,默不作声;也有的三五成群,一家子热闹非凡。不及多看,此刻我想的只是,快点儿,快点儿,快去陪亲人们说说话。

微微喘着气,我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墓碑。拿出准备好的祭品,捡起要烧的纸件,点燃,放下。纸衣纸鞋等各种祭奠用品在火光间打了个圈,便化成一缕灰网黑烟,然后洋洋洒洒飘到各处,有的,还带着黯淡的亮光。我不曾想过,死后的人们到底能不能真的收到这些。但不管真不真,我愿意相信,我的亲人们一定在极乐世界,过着无痛无忧的生活。烟熏的眼睛有些疼,泪眼朦胧中,我看到了爷爷那张熟悉的笑脸。想起和他一起在田里种豆的情景,想起他生病时坐在床畔和他聊天的场景,想起过年一家团聚时他咧着嘴笑的场景……

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逝去的亲人,为什么不能再回来呢?

死亡向来是沉重的话题。死亡是离别,是结束,死亡是终极的奥义,人面对死亡总是有着天然的敬畏心理,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无知者无畏,而正因无知,所以畏惧。谁不害怕死亡呢,谁不经历死亡呢?谁又知道,死亡又在何时呢?

可渐渐的,好像也释然了。生死离别是人人都要面对的事情,我们无从改变。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个看的美好些呢?我们的亲人,只是以另一种方式陪在我们身边罢了。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面有一句话:“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有人记得你,你心里也仍有牵挂,这便是活着的莫大幸福和意义。

我想,清明的意义大概就是在此吧。让活着的人们有机会和祖辈们说说话,诉思念之情。让逝去的人知道,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关心记挂他(她)的人。

今又清明思亲时,似乎,沉痛中也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