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要闻
2019年01月25日
开源节流稳增长 改革创新强动力 加快推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2018年总体经营情况

(一)经营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79.55亿元、利润总额90.90亿元、净利润64.47亿元、归母净利润40.09亿元,同比增长5.4%、7.3%、11.9%和13.6%;剔除商业集团消化历史潜亏因素,实现利润总额104.22亿元、净利润77.79亿元、归母净利润53.41亿元,同比增长23.0%、35.0%和51.3%。

(二)交通投资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集团主导的21个交通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52.62亿元,非集团主导的16个铁路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73.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7.7%。

二、2018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交通建设破难前行展现新作为。

一是低成本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在融资环境整体趋紧的情况下,利用集团整体信用和规模优势,全年完成项目融资318亿元,平均融资成本较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下浮9%。二是全力协调解决土地问题。在集团层面全面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并及时向省政府反映情况,推动解决土地报批难、征地拆迁难等问题。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协调省财政厅明确了“八八计划”外铁路项目的省市资本金出资比例与补亏原则,进一步理顺我省铁路投资机制;省政府同意分两年向集团注入50亿元资本金;落实国有资本收益返还资金6.98亿元;学习借鉴广东将铁路沿线土地开发收益用于弥补投资亏损的经验,首先在杭衢铁路项目开展试点。四是谋实智慧高速建设方案。以需求和实效为导向,加强智慧高速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重点攻关方向和研究课题。

(二)交通运营管理跃上新台阶。

一是抓好公众出行服务。二是抓好道路安全保畅。三是抓好增收堵漏工作。四是抓好养护管理提升。五是推进落实全省综合交通信息化融合。

(三)经营性业务有新开拓。

一是推动现有产业做强做优做大。浙商证券IPO承销规模跻身行业前十,发行浙江首单纾困债券。财务公司首次获得监管机构与行业协会双A评级。浙商保险互联网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近一倍。浙江交工成功开拓高铁、港航等领域。江山化工创下历史最好业绩。交通实业公司新承接7对省外服务区。浙商中拓在工贸一体化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浙商食品酒类业务规模与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等。二是积极培育和布局新产业。省经投公司携手中铁装备集团投资建设盾构机生产基地,填补了省内大型隧道掘进设备制造业的空白。交通资源公司稳步推进舟山石料矿的实体化建设。高速物流公司与普洛斯成立合资公司。省轨道运营集团引入港铁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组建轨道交通学院,将温州市域铁路S1线纳入统一运营。三是加大国际化发展步伐。编制国际化发展规划,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业务对接活动,组织41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达成进口采购意向总金额1.03亿美元。全年新签海外合同额132.84亿元,实现国际业务收入132.22亿元。

(四)改革创新工作有新突破。

一是稳步推进与商业集团合并重组。二是推进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三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四是增强科技创新动力。

(五)资本运作取得新成效。

完成浙江交科非公开发行,成功募资6.47亿元。继续发挥沪杭甬上市平台作用,将申嘉湖杭高速、舟山跨海大桥注入沪杭甬平台。浙江沪杭甬收购上海农商行5.29%股权,布局金融类新资产。集团35亿元可交债和浙商证券35亿元可转债获批;制定高速公路REITs发行方案;浙商中拓将注册地迁至杭州。初步形成合资铁路股权置换及区域合资铁路公司整合方案,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

(六)企业运行效率实现新提升。

一是完成“数字交投”顶层设计。组织编制“数字交投”顶层设计方案,明确“数字交投”建设的“路线图”、组织架构和责任机制,同时着手组建信息化建设与运维保障中心。二是将提升总部运转效率作为突破口。优化调整总部机构设置与职能,制定实施总部各部门效能提升方案,实施效能提升专项检查,切实推动工作提质、办事提速、管理提效。三是压缩管理层级,处置低效资产。进一步推动企业瘦身健体、轻装上阵,研究制定管理层级压缩工作方案,梳理形成39家清理企业名单,已注销11家企业。

(七)深化内部协同彰显新力度。

一是加强交通主业投建管养协同。在集团总部机构设置调整中,实行产业板块化和投建管养一体化管理模式。从集团层面建立高速公路投建管养一体化机制。研究制定金温铁路、金台铁路、杭海城际铁路建运维一体化方案。促成浙江交工、高信公司、高速物流公司等企业参与杭海城际铁路的工程建设与设备采购。二是促进经营性产业协同发展。协调浙江交工、省交通设计院、交通资源公司等单位协同发展;成立浙江浙商金控有限公司,通过集聚金融类资产与业务深化融融协同。积极推进集团第三方支付体系项目,形成产融结合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八)内控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是全面构建风控体系。出台《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大宗商品贸易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等制度,并对子(分)公司风控体系进行验收。二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保持“高压狠抓严管”态势,开展安全生产有奖举报活动;扩大SCORE项目试点范围,制定实施高速公路养护安全专项提升方案。三是合力处置重大诉讼。编制2018年诉讼案件推进工作任务清单,落实责任分工,建立配套考核机制。四是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出台《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内部审计转型;印发《关于规范交通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的实施意见》。五是规范招标采购管理。成立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招投标办公室和招投标监督办公室,修订《招标投标(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建成使用招投标和集中采购中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整体经营压力显著攀升。

在交通主业方面,高速公路业务随着新建项目陆续通车运营,整体效益下滑已无法回避。我省从整体利益考虑,将由省方控股效益较差的铁路项目,势必大幅削弱集团盈利能力。经营性产业面临来自宏观环境和行业市场的考验,创收增利形势不容乐观。一些经营性公司由于历史包袱重、竞争力不强等原因,经营在短期内难见起色。

(二)交通投资建设仍然面临土地、资金、协同等问题。

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受财政资金合规性审核制约有所滞后。新建铁路项目在投资比例分配问题上,与各方的协调工作量很大。工程进度与质量、安全的矛盾始终存在,海域、山区项目面临一些技术难题,投建管养协同还有待深化。

(三)产业转型发展态度不够坚决,步伐偏慢。

新项目、新业态培育效果不够理想,真正落地的项目屈指可数,部分项目推进艰难甚至被迫搁浅。部分经营性公司经营能力依然较弱,抗风险能力差;有的商业模式落后,没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和供应链;有的对集团内部资源依赖度高,外向发展迈不开步子。

(四)内生动力活力不足。

改革创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的进展不够大,限制了内生动力和活力的释放。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竞争类企业中的覆盖面仍然有限。分类授权改革有待破题。科技创新能力仍然偏弱。

(五)防范化解风险任务艰巨。

化解风险存量与防范风险增量的形势依旧比较严峻。安全生产管理还有短板弱项,经营性公司历史遗留诉讼纠纷总金额超过60亿元。部分业务领域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四、2019年主要经营目标和工作安排

今年主要经营管理目标如下:经营目标。在省属企业年度等级考核中达到A类标准;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20亿元、利润总额108亿元、净利润81亿元、归母净利润53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业务营业收入196亿元、利润总额38亿元;金融业务营业收入94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交通关联业务营业收入1080亿元、利润总额44亿元;交通资源综合开发业务营业收入50亿元、利润总额8亿元。交通投资建设目标。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711亿元(高速公路投资350亿元,铁路及轨道交通投资361亿元),并实现省政府下达的项目开工和通车目标;其中,集团主导项目完成投资403亿元(高速公路投资350亿元,铁路及轨道交通投资53亿元)。交通建设质量目标。杜绝发生质量事故,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行业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安全生产目标。全年无主要责任事故,各项管理目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内,确保省政府考核结果优良。员工收入增长目标。员工收入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符合国资监管要求。

2019年重点抓好十项工作任务:

(一)围绕全省重大战略在交通建设上全力担当。

实施项目建设提速行动。要加快建成一批,确保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富翅门大桥9月底前建成;龙丽温文瑞段和文泰段先行通车段年内建成通车;杭海城际铁路年内桥隧贯通,除余杭站外车站主体基本完工;乐清湾铁路、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宁波穿山港铁路年内建成通车。要全力开工一批,杭金衢改扩建二期、杭绍甬杭绍段、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龙丽温景文段、临建高速等项目年内全面开工;推动湖苏沪、金建、衢丽铁路、杭温铁路一期和二期、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杭衢铁路建衢段、杭绍台铁路温玉段等项目开工。要谋划投资一批,争取控股投资建设1个体量适中、预期收益稳定的高铁项目。实施要素保障攻坚行动。着力强化土地保障,着力强化资金保障,并向省政府、铁路总公司寻求支持,为加快交通项目报批创造条件。实施品质工程创建行动。全面提升项目质量、安全、合同管理水平,确保集团主导项目在省市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实施智慧高速建设行动。优化沪杭甬智慧化提升改造方案,年内搭建符合省级数据平台要求的框架体系,并研发信息服务类应用产品。完成杭州绕城西复线智慧公路项目施工图设计,并实质性开工。务实推进杭绍甬智慧高速建设,加快打造智慧大通道。

(二)紧扣稳增长要求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

要在经营提效上下功夫。提升交通主业运营效益,完善高速公路“一路三方”保畅体系,加强铁路运输经营,优化运输组织和营销手段,促进客货运增运增收。推动经营性产业增收创利。要在节支降本上下功夫。要控制建设成本,严格落实交通项目造价控制方案;控制融资成本,灵活配置融资工具;控制税务成本,优化盈利结构和盈利分布;控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提高营销系统资源利用率。要在扭亏减亏上下功夫。针对亏损的经营性公司因企施策、精准发力,想方设法扭转经营状况。

(三)抢抓机遇建好建强经营性产业新平台。

全面打造金融控股平台。高起点、高效率建设金融控股平台,6月底前实质性运转。积极用好产业投资平台。打造综合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积极落实与铁科院的战略合作,重点推进铁路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第三方支付平台。一季度组建完成第三方支付合资公司并全面运作,构建产业链闭环生态圈。年内搭建合资公司公众号及集团APP,并推进无感通行、保险销售等相关应用场景陆续上线。全力拓展轨道运营平台。推动出台《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依托政策导向开拓市场空间,力争新增1个市域铁路运营项目。

(四)以深化改革为统领有效激发内生动力。

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再发力。推进落实省交通设计院、镇洋化工的混改工作,按计划推进高信公司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在其它具备条件的经营性企业或其子公司积极推行混改。要在经营机制改革上再深化。研究推进子(分)公司差异化管控,按照板块化管理的思路,探索建立分类动态授权机制。要在薪酬激励机制改革上再突破。继续优化工资总额管理,探索建立与国资管控相匹配、与市场化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薪酬分配体系。

(五)依托“数字交投”建设加快效率变革落地。

建立“数字交投”推进机制。在信息化(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中引入技术专家,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决策支持。建立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机制。搭建集团基础数据框架体系。上半年研究制定全集团主数据管理、标准和质量体系,9月底前率先在人力资源域推行,并通过搭建主数据平台系统加以固化。重构集团核心业务信息系统。按计划推进财务共享中心设计咨询项目,9月底前完成财务共享中心设计方案,并启动研发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统筹规划投建管养一体化平台,促进全寿命的数据共享与利用。

(六)迎难而上巩固扩大资本运作成果。

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多渠道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继续推动内部优质资产注入现有上市平台。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功能。利用上市公司对接资本市场的优势,确保全年直接融资达到100亿元以上,权益融资获批额度超过70亿元。加大资源重组整合力度。重点跟踪小市值上市公司、较高科技含量资产及优质金融资产的并购机会。继续配合省发改委推进我省合资铁路整合发展。研究筹划内部税盾空间,推动金丽温和龙丽丽龙高速的股权整合。进一步优化管理层级,全年减少企业法人户数16家以上。大力处置低效、无效资产和问题不动产,将资源向主业和优势业务聚拢。同时,加强对参股企业的管理。

(七)以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着力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和平台。完善科技工作考核机制,对科技创新实行分类引导,精准配置科研投入。着力加大科技项目攻关力度。统筹科技项目研究方向和内容,全力推进机制砂应用研究、特殊路段软基处理新技术等9个集团层面的重点攻关项目,年内形成一批阶段性成果。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健全科技项目后评估机制,建立技术专利档案库,探索成果孵化机制。

(八)统筹资源开创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一是扎实推进国际化战略落地。二是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三是聚焦主业与产业短板加大“引进来”力度。

(九)全方位拓展内部协同广度与深度。

进一步深化投建管养协同。优化高速公路投建管养一体化机制,严格把控项目前期阶段的审查程序和质量。健全铁路及轨道交通投建运维一体化机制。提高交通运营管理水平,推进全寿命周期养护总承包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产融和融融协同。一季度前建立和完善产业协同、产融和融融协同的联席会议制度,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深化产教协同。利用三所院校的资源和优势,以产业为纽带打造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十)驰而不息加强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一是注重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二是注重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是注重严控重点领域风险。四是注重用好审计监督“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