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专版
2020年08月13日
洪溪特大桥顺利合龙! 文泰高速项目实现全线双幅贯通

 

 
 
 

 

7月28日,在浙西南泰顺深山峡谷中的文泰高速洪溪特大桥施工现场,一群建设者完成了距谷底260米的洪溪特大桥中跨合龙作业。洪溪特大桥是整个文泰高速项目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这座桥的合龙也意味着文泰高速项目实现全线贯通。

文泰高速项目作为浙江省“十三五”末实现陆域“县县通高速”的标志性工程,项目总投资109亿元,全长59公里,起于文成樟台、终于泰顺友谊桥,接福建福寿高速公路。项目地处浙西南山区,所经区域地形复杂、地势险峻,桥隧比高达72%,是目前省内地形条件最差、施工难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被称为浙江的“天路”。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最后冲刺时刻,正向年底建成通车目标加速迈进。

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洪溪特大桥跨越洪溪,地处峡谷地带,两侧地势陡峭,峡谷切割较深、呈V字形,桥梁全长571米,主跨265米,塔高177米,是亚洲跨径最大的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大桥主塔塔顶距谷底310米,桥面距离谷底260米,场面震憾。“如果换一个地方,跨江、跨河这座桥都不是难事,但在这里,却难如登天。”大桥工程技术人员这样感慨。

由于桥墩位置高,地形险峻,文泰高速项目指挥部特别邀请8家特级施工单位的技术专家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聘请泰顺“蓝天”专业登山队开路,与测量人员反复索降复测地形,结合卫星地图定位,最终才在岩壁上精准定位施工位置。

桩基施工是大桥建设的基础,洪溪特大桥主墩承台位于陡坡悬崖上,施工桩基前需要进行边坡开挖和防护,施工单位采用光面爆破以保证建设安全。而80多米高的边坡开挖和防护,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面对陡峭的山坡,前后十几名挖机手都不敢轻易挑战,最终一位挖机手用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才驾驶挖机爬上山顶。连经验最丰富的路桥人都纷纷表示怀疑:这里怎么可能架一座桥,修一条路?

200多米的距离,我们平常走路只需要2分钟,而洪溪特大桥两墩之间265米的跨度,转山转水却要转2小时。摆在建设者们面前的这一个个施工难点,无一不预示着这座大桥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一份敢打硬仗的勇气

文泰高速4标项目总工翁杨介绍,洪溪特大桥60根桩基原设计共计881米,因地质原因变更为1422米,最深桩基37.5米,岩层特别坚硬,最难的是受场地制约,大型开挖机械无法进场,只能采用人工挖孔桩水磨钻施工,这是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

“为了抢抓工期,工人们都是两班倒施工,每天加班到凌晨。”项目指挥部工程处叶伟对当时的攻坚场景记忆深刻,30个开挖小组交错进行开挖施工,连续奋战4个半月,终于完成4个主塔承台全部60根桩基的开挖任务。

今年受疫情影响,工期延误了近一个月。为抢回进度,文泰高速项目指挥部全面开展“攻坚文泰大决战”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艺,通过增加30多名工人,添置防雨棚、夜间照明设施,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项目部、监理、指挥部责任人全程“盯关跟”等一套组合拳,确保洪溪特大桥单个节段的完工时间比春节前提前1-2天,保证了洪溪特大桥按期合龙。

精益求精的匠心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作为文成、泰顺两县70多万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路、希望路、致富路,项目建设者们心底刻有一份顽强的匠心执念:把文泰项目打造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品质工程、民心工程。

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一直是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为此,在洪溪特大桥主体结构施工伊始,项目指挥部就组织开展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合格率提升专项立功竞赛活动,通过落实钢筋保护层管控“三步走”(培训严控、工艺规范、检测到位),规范一线班组作业行为和试验检测行为,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达到98%以上,有效保障了大桥主体结构质量。

为保证大桥合龙精度,防止因变形不一致造成合龙段混凝土开裂,项目建设团队对泰顺地区近5年来的气象资料和桥位区近3个月的气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选定在凌晨气温偏低、温差较小的时间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有效提高了合龙段施工质量,确保了大桥合龙精度。

勇于创新的志气

为早日实现“县县通高速”,文泰项目的施工工期较设计工期有所压缩。洪溪特大桥作为项目关键节点工程,如按照既定的施工工艺进行作业,不仅无法在计划时间内顺利合龙,还将导致整个项目无法如期通车,工期压力巨大。对此,文泰高速项目指挥部邀请国内及省内知名的公路桥梁专家为项目“把脉问诊”,通过优化主梁有索区施工工艺,采用斜拉索滞后张拉施工方案以及挂篮移动、斜拉索挂索张拉同步等措施,使每个节段节省工期2天,为项目追赶工期1个月。

洪溪特大桥斜拉索施工工序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且大桥地处山区峡谷,不良天气导致索鞍安装定位测量窗口期较短,制约了索塔施工的进度。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斜拉索施工,项目建设团队开展科研攻关,研发了索鞍刚体化整体安装定位施工技术,有效解决山区云雾天气对索塔施工的影响,提高了索塔施工效率,索鞍安装定位最大偏差控制在1.5毫米以内,实现了精准对位。

目前,洪溪特大桥建设团队已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9项,多项省级工法和多篇论文获得省级QC成果奖(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奖)。索塔区环向预应力平行钢丝下料长度偏差精确控制在1.5毫米以内,墩头直径精度偏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索导管安装精度偏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主桥合龙精度控制在8毫米以内。

奋战900多个日夜

文泰高速项目建设者们用智慧和双手架起了一条“天路”,距离浙江省陆域“县县通高速”目标更近了一步。文泰高速项目全体建设者将以圆梦高速的使命情怀、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念、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力冲刺,助推我省圆满完成陆域“县县通高速”目标,早日实现37万泰顺人民的“高速梦”。

坚守900多个日夜铸就“圆梦之路”:文泰高速4标项目常务副经理范元林

范远林,文泰高速4标的项目常务副经理。这是他第一次担任项目常务经理,在接到任务的时刻,他深感责任重大,带着为一方百姓建造品质工程的初心使命扎根大山深处,一干就是900多天。

三年如一日的铁面坚守

文泰高速4标是浙南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18.9公里的路线、55.9公里的蜿蜒便道、70%以上的桥隧占比,加之葛溪大桥、洪溪特大桥、南山大桥的桥墩基础坐落于悬崖陡坡上,施工及组织难度超前。

项目一中标,范远林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完全线每个施工点,每一个施工点的踏勘至少需要4到5个小时。面对深山密林,他一度怀疑,这个项目的难度是否超越了自身的极限。所幸在与深山和悬崖的一次次正面“较量”中,范远林深深地理解了,脚下日日丈量的土地将成就日后36万泰顺人民“奔小康”的圆梦之路,这坚定了工程人的执着和使命。

入木三分的铁律管理

以身作则是范远林作为一名管理者的自我要求。现场管理中,范远林对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的各项环节都有着苛刻的要求,一点点小问题从不敷衍。一有空,范远林就亲自巡查施工现场,热爱摄影的他出门总带着相机,遇见问题马上拍照记录,立刻安排整改落实。看到技术员们字迹潦草的内业资料时,他便亲自书写一份给技术员们做示范。在他的认知里,工作不是为了去完成一个任务,而是去承担一份责任。

亲自挂帅的铁心保障

2020年是项目实现“三年之期”的攻坚之年,全体管理人员早早做好了春节坚守的准备。猝不及防的疫情使温州成为浙江的重灾区,原定于2月初的复工计划,改了又改,推了又推,大批工人难以返岗,进度停滞。

项目中800余名产业工人中有近三分之一为湖南籍,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身处双峰县。“既然他们过不来,我们就去接他们回来!”经过慎重考虑,范远林决定亲自去一趟双峰县。2月19日早上7点,范远林同泰顺县沟通小组代表等一行6人,携带足量医用药品、疫情防护物资等驱车直奔双峰县。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奔驶,一行人抵达双峰县已是当天深夜。后来,经过严格的筛查,2月24日一早,4辆载着120余名工友的大巴从湖南双峰县出发,经过千里驰骋,终于抵达泰顺高速出口。在范远林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的引导下,项目部全体都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有效减缓了疫情对工期的影响。

这900多个日夜的铺就的“圆梦之路”,诠释了范远林身为一名交通人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