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专版
2020年12月11日
浙江沪杭甬:实干谱华章,扬帆再起航

 

 

 

在沪杭甬高速公路上,司乘人员发现增加了时空情报板等很多智慧化设备,路况预判更准,清障施救更快,出行变得更加自如便捷……

舟山跨海大桥,如蛟龙出海,横卧于万顷碧波之上。作为进出舟山的唯一陆路通道,它既是舟山百姓的生命保障线,也是外来旅客的旖旎风景线……

浙江沪杭甬徽杭高速REITs成功发行,成为国内首单以高速公路为底层资产的基础设施类REITs产品,并创下当年非公产品利率新低……

回眸“十三五”,浙江沪杭甬开拓进取、蹄疾步稳,勇当浙江交通集团改革发展排头兵,立足浙江交通集团赋予的“三个平台”战略定位,着力做大做优主业、做实做强产业、做厚做久企业,迈出了改革创新的铿锵脚步,结出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丰硕果实。

立足司乘所需,倾力打造更“聪明”的路

22年前,沪杭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为浙沪协同发展中交通路网腾飞的起点。22年后,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加速,“浙江第一路”迎来“浙江智慧第一路”的全新契机。

浙江沪杭甬于2018年启动“沪杭甬高速智慧化提升改造项目”。目前,绍兴至柯桥路段已基本实现智慧化运营。智慧高速建设无先例可循、无规范可依,充满了挑战性。公司技术团队迎难而上,于2019年底成功建立省内首个高速公路大数据云平台,采集道路设备、门架、卡口、“两客一危”等多源数据。同时,成功开发13种智慧算法,使道路平均车速提升约8%、交通事故数量下降约10%、通行能力提升约20%、出行时间预测准确率达到90%。

研发只是基础,落地才是目的。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实用的技术。浙江沪杭甬始终从司乘人员的需求出发,用最经济实惠的技术手段,最大程度提升司乘出行体验。疫情期间,公司技术团队日夜奋战,在大数据平台基础上独立开发了“湖北入浙车辆查询系统”及其2.0版,通过对高速公路主线门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时精准查询湖北入浙车辆的车牌号码、入口站点、入口时间等信息,并及时传递给防疫一线,使防疫工作更加精准高效。之后又研发了省内首个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一车多卡”精准管控的平台,已应用于所辖108个收费站。《基于ETC门架系统的高速公路智慧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成果,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证书和22项软件著作权,已在所辖1112公里高速公路、447个ETC门架系统得到成功应用,加快了智慧高速应用落地与整体迭代升级的步伐。

今年7月28日,浙江沪杭甬协同集团公司成立了智慧高速建设专班,全面推进沪杭甬、杭州绕城西复线、杭绍甬三条智慧高速建设,沪杭甬人正向着打造集团公司智慧高速“金名片”的目标迈进。

智慧高速建设正以蓬勃之势,助推浙江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体系,打造更加智能、高效、优质的智慧交通治理体系。而智慧高速建设的背后,是浙江沪杭甬长期以来重视科技创新的不懈努力。

厚积薄发,方得始终。“十三五”以来,浙江沪杭甬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国内率先研发推出高速公路入口自动发卡、支付宝付费、货车ETC,在省内率先研发应用E值机、入口车辆管控等系统,试点值守型无人收费站建设。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7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类科技奖励7项,“戴自刚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

坚持砥砺奋进,创建世界一流跨海大桥管养平台

2017年4月,“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标牌亮相舟山跨海大桥舟山收费站,这是舟山自海岛时代进入大桥时代和群岛新区时代之后的又一次跳跃,舟山跨海大桥在舟山的“三连跳”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2019年4月,浙江沪杭甬紧密协同集团公司注入舟山跨海大桥等主业资产,正式成为大桥的运营管养单位。由于舟山跨海大桥常年处于情况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相比内河桥梁钢结构更易被侵蚀,加之地处台风多发区域,大桥结构更易劳损。如何突破难题、科学管养,保证大桥安全稳定是沪杭甬人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特大桥养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规范可以借鉴,给大桥管养带来巨大挑战。

管养工作到底有多不容易?从2019年大桥通车十周年的大体检中就能感受到。这次在正常通车情况下进行的全方位体检,从5月一直持续到8月,检测人员在距离桥面211米的大桥主塔顶部进行体检作业,并开展一系列除锈、防腐等工作。体检持续时间之长,各项工作之细,需要非同一般的专业素质、耐心和毅力。除了日常养护和定时体检,公司还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了跨海大桥养护管理指导委员会,研究提出11项管养措施,同时利用高清监控设备和健康监测、智能雾区引导、防撞预警等系统,实时监测大桥“风吹草动”,以先进科技助力大桥管养,打造世界一流跨海大桥管养平台。

尽管舟山跨海大桥车流量与日俱增,但得益于过硬的设计质量和科学的管养手段,始终保持“健康”的运营状态。“管养世界级跨海大桥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骄傲。”这是高级工程师颜永先的话,更是大桥全体养护人员的心声。“十三五”期间,舟山跨海大桥编制完成了中长期养护规划,构建了健康监测系统,设置了非通航孔防撞系统,解决了锚室渗水、吊索振动、防腐涂装等养护难点问题,为大桥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今年8月省公路局路况检查中,舟山跨海大桥在全省高速公路路况指标中名列前茅。

推进深度融合,增强公司“走出去”能力

徽州与杭州山水相连,人文相亲。随着黄山与杭州“1.5小时经济圈”的逐步形成,时空距离得以重塑,两地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

时光拨回至2016年8月19日,徽杭高速公路产权转让签约仪式在黄山市举行,浙江沪杭甬成功收购省外第一条高速公路——徽杭高速。公司在高速公路主业“两外”市场拓展上取得首次重大突破,也开启了浙江交通集团与黄山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开发运营领域合作的新篇章。

作为连接皖、赣、浙三省的主干线之一,全长81.6公里的徽杭高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了接管运营好这条路,浙江沪杭甬发扬“钉钉子”精神,快速推进管理、文化等各方面的融合。四年时间,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养护”到“浙江顺畅专业养护队伍进驻歙县”,从“8公里不稳定视频监控”到“81公里全程监控和气象预警系统全覆盖”,从“窗口人工递卡”到“伸缩式自动发卡”……浙江沪杭甬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优势,助力徽杭高速补齐短板弱项,由稳健融入向深度融合快步推进。自此,徽杭高速从十二年的连续亏损中找到了破解之路,并在2017年正式扭亏为盈。

浙江沪杭甬和徽杭高速公司在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及业务规范上实施对接全覆盖,在人员聘用、着装规范、考核评比等方面则实行差异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具有“徽杭特色”又不失规范的管理机制。尽管空间上有距离,但“家”文化早已润物细无声般印刻进每个人的心中。在“取消省界收费站”攻坚战中,徽杭高速在安徽省率先完成全路段ETC门架吊装工作,得到省政府领导肯定。还有首批“美丽站所”升级版称号、安徽省首家交通收费运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单位、第三届“最美中国路姐团队”称号……种种荣誉,是双方在“大融合”上同心合力、蓄力迸发的最好诠释。

徽杭高速的融入,是浙江沪杭甬品牌输出、管理输出的缩影。这五年来,浙江沪杭甬着力打造全国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第一品牌,累计获得30多项行业荣誉,形成“蕙兰星”“徽姑娘”等特色品牌成果,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除了“出省”,浙江沪杭甬还积极稳健踏出“国门”,重点锚定欧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成熟高速公路项目,以及东南亚等新兴国家的高速公路投资并购机会。2019年12月,浙江沪杭甬参与由招商公路牵头组成的联合体,与土耳其IC控股集团在北京举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三大桥及北环高速公路项目”签约仪式。这是浙江沪杭甬乃至集团公司交通主业国际化并购的首单突破,也是国内高速公路行业抱团出海的重大突破。

依托上市平台,借助资本运作提升发展质量

五年来,浙江沪杭甬依托上市平台积极开展资本运作,有序推动类金融业务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19年9月,全国首单基础设施类REITs产品“中联基金-浙商资管-徽杭高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创下交易所非公发行产品利率新低。专项计划以浙江沪杭甬为原始权益人,以旗下徽杭高速公路(安徽段)为底层资产,发行规模20.13亿元,发行利率3.7%。公司从2018年起着手筹备,与浙商证券和国内主要银行反复沟通对接,尽可能降低发行利率。该产品的成功发行将类REITs引入基础设施领域,打开了低成本市场化资金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通道,是国内基础设施类REITs的开篇之作,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项目陆续荣获2019年度上海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综合创新奖”、2019年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前沿奖”之“年度最佳REITs奖”、2019年度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汇菁奖”之“新锐产品奖”等多个奖项。

2017年6月,浙江沪杭甬指导支持浙商证券成功实现A股上市,成为我省首家本土上市券商。此外,公司还参股投资长江联合金融租赁、太平科技保险等类金融项目,收购上海农商行部分股权,通过分享参股企业发展红利,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细数“十三五”,铁肩担重任,丹心卫通途;展望“十四五”,风正一帆悬,逐梦再启航。浙江沪杭甬将在机遇与挑战中成长,在变革与发展中壮大。展望未来,公司将加快推进全国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第一品牌建设,发挥国有上市平台作用,努力成为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主力军、服务社会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