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大放异彩的时代;唐诗更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巅盛时代,唐诗的爱国忧民情怀、娴熟精深技巧、多种多样的风格及其所发展所创造的各种诗歌体制,成了宋、元、明、清诗人学习的榜样和遵循的规范。为此,我国的大、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有不同程度的选编。近日,当我重新翻开由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一书时,就即刻被作品中的艺术菁华所吸引,更被王维淡远闲静的诗风所折服。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州,其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士。开元二十二年任左拾遗。曾出使边塞。晚年长斋奉佛,官至尚书右丞。
山水田园诗至盛唐蔚为大观,小作家群集,名作家林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当时算不上空谷足音,却也以浑融的空明境界独占鳌头。王维同时代的诗论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山居秋暝》就是其中一首。这首诗用朴素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村图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是一个秋季,新雨过后的山林,宁谧又空灵,一股交汇着青草香、泥土香的气息扑鼻而来,天高气爽,白日向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已暝天色,却有皓月当空;已谢群芳,却有青松如盖。尤其是雨后,碧空如洗,松针无尘;山泉水涨,水石相击。松针上的水滴在月光下熠熠闪光,山峦一片明净与幽清。“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一陈陈的欢声笑语,那是一群纯真的少女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袅娜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开,掀翻了无数珍珠般的水珠,那是行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见莲株摇动而不见渔舟,人们都沉浸在绿荫的世界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喜爱这一片纯净、这一种精致,他迷恋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一切,即使春光不再,亦可在秋景中觅得一番情趣来,还犹豫什么呢?不如留下吧。
至此,全诗澄静精致、淳朴澹泊的境界全出,而诗人最终选择的生活方式是: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诗意地栖居。